找到相关内容976篇,用时45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辩才无碍的达摩大师

    分解成六个宗派呢,我如果不去解除他们的邪见,正法又如何能够弘扬呢?”因而示现神变,瞬间便到有相宗的主庭问道:“什么是一切法的实相?”这时僧众中有一位尊长名叫萨婆罗起身回答说:“于一切相中没有一切,这便是实相。”大师又问:“如果在一切相中没有一切便是实相的话,那么如何是实相的呢?”对方回答道:“于一切相中,实在没有一个定相,如果有任何一个定相便不是实相了。”“诸相不定便说是实相,你现在不定,实相...

    本 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00453694.html
  • 般若香光,遍照十方 ——《金刚经》

    示般若教法,当时须菩提等利根者一悟直入如来地。中下之根未沾法益,未悟般若妙理。下面我从三个角度来讲般若:  1、般若的本体:般若无体,以空为体,体本清净,一切俱非。所以诸法的空,便是般若智体。真空实相中离一切,不立一法,空是平等的,无有高下、能所对待、生灭增减染净,始终皆无有,毕竟空故。这是站在理上和性上讲的。我法等一切世间,出世间诸法皆是缘生如幻无自性,毕竟空。诸法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

    智 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90766718.html
  • 也谈禅宗的“活”

    (空) (中) (分别一切) (泯一切) (立一切) ...自己独特的看法,他认为佛教就是“死”教,佛教的“空”,其含义就是“死”。佛教的目的就是要“死”掉一切。总之,在颜元看来“死”是佛教的终极关怀。上面这段引文就集中地体现了颜元对佛教的这种独特的看法。颜元...

    陈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21368288.html
  • 《金刚经》的五层深度

    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一切,都是自性作用的显示,是过客,是暂时幻相,对自性本体无有任何影响,万物往复,我自静观。因此,虽肉眼还是肉眼,砂还是砂,但已彻底脱了束缚了,如此禅宗公案讲:见山是山、不是山、...什么又讲常、乐、我、静呢?岂不矛盾了吗?可见离一切一切生灭法、只是不断生灭而矣,并不是没有,由此得出空、无、无我是有问题的,是对佛法从一开始就入了岐途了  那“无我”是什么意思呢?佛讲了“无我”...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33753365.html
  • 以包容的心和谐自他

    :“夫修慈者能断贪欲。修悲心者能断嗔恚。修喜心者能断不乐。修舍心者能断贪欲嗔恚众生。”在经文中我们知道平等大舍要具足无所对立;无我;无法相;要对一切法平等无二;还有舍己为人。也就是《金刚经》说的:“无我;无人;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同样在三祖大师的《信心铭》的第一句就是:“至道无难,唯嫌捡择……”我们只有破了一切,才能创建一切。只有破除了一切的对立,才能实现统一,而要破除这些就需要靠...

    明一法师

    |和谐|包容|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8/1431035277.html
  • 《宗镜录》关于变带与挟带概念的分析

    唯识学中具有本体论意义的第八阿赖耶识及作为先验自我意识的第七末那识[1]。   一切认识都是对某物的认识,心识必带有其分,唯识学称之为带。《观所缘缘论》中界定所缘缘的概念时即说,“所缘缘者,谓能缘识带彼相起及有实体。” [2]一切认识都必然要带有其对象之,或者说,认识只能以在此认识之中显现出来者为其直接对象,这即是所谓的带。这一看似极其简单的概念中其实隐含着非常复杂的的问题,诸如能缘识上所带...

    吴可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00641511.html
  • 第一义海准提国

    念佛人要往生到哪里去?往生到无量光佛?呀!无量光佛刹从(蓝)字观、心月轮观可以通达。  悟空是见法性,观想是现法相,法性与法相不二,叫“性相一如”。修行要从有进入到无相,还要能由无相现一切,可是一切...面目,不在男女老幼,不在外表的美丑,我们这个色身只是一个假像,而我们就执著这个假像为“我”,把自己的身心看得非常宝贝,只要这个假像的我没有看破,那人就没有办法跟道相应。金刚念诵能除男女老幼相,破...

    首愚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70748931.html
  • 寂灭为乐

    不生不灭,也就是寂灭的法性。   离相、无分别、清净,是即而见到法性——空寂性。一切,无论是色相、受相、想相、行相、识相,都是空寂如幻的。不是刻意离相;而是一切空寂如幻,所以说“实相无相”。也不是法有分别,而心不去分别它;而是诸法本质上即是无分别,没有对立,也没有界限。而清净,不是有实在的染污法可以去除;而是生灭、染污、烦恼法本性空寂,名为...

    黄国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35869893.html
  • 以包容的心,和谐自他

    夫修慈者能断贪欲。修悲心者能断嗔恚。修喜心者能断不乐。修舍心者能断贪欲嗔恚众生。”在经文中我们知道平等大舍要具足无所对立;无我;无法相;要对一切法平等无二;还有舍己为人。也就是《金刚经》说的:“无我;无人;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同样在三祖大师的《信心铭》的第一句就是:“至道无难,唯嫌捡择……”我们只有破了一切,才能创建一切。只有破除了一切的对立,才能实现统一,而要破除这些就需要靠我们的平等大...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02275460.html
  • 如何奉持般若法门

    。   如果我们取著我,则起我执;取著法相,则起法执;取著非法相,则起空执。然而实相是离一切,非有非空,非动非静,非生非灭,非善非恶。我们住著于奇 ,那是有,而非实相;住著于空,那是空,而非实相;住于动,那是动,而非实相;住于静相,那是静相,而非实相。般若实相离我、我所、有无等一切戏论妄执。《大般若经》曰:“菩萨不住法,住般若波罗蜜。”又曰:“一切法不信则信般若,一切法不...

    济群法师

    |般若|烦恼|

    http://www.fjdh.cn/article/2010/07/0747394500.html